大柳巷和小柳巷的故事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2-03 09:06來源:五河縣人民政府 瀏覽量:字體【  
    故事還得從梁武帝蕭衍筑浮山堰說起。開始,梁武帝派材官祖恒、水官陳承伯二位將軍安排實施。祖、陳二位通過實地察看,都認為淮河這里雖窄,但淮水漂疾洶涌,沿岸沙土松散,難以壘堰,強硬筑堰是勞民傷財之舉,且合攏無期,力勸蕭衍放棄筑壩計劃。梁武帝蕭衍一聽大怒道:“滴水可成墑,鍬土可成山,自古有兵來將擋,水來土堰之說,豈有筑不成壩的道理,分明是二位存有異心。”蕭衍為表筑壩決心,不讓再有人提出反對意見,即令左右衛(wèi)兵將祖、陳二位捆了斬首示眾。
    殺了祖、陳二將后,再也沒有人敢提出反對意見了。蕭衍又派手下將領從徐州、揚州一線調集民工,每20戶抽5人,共調集民工15萬多人,加上5萬多士兵達20多萬人。民工們不管酷暑嚴寒,晝夜不停地挖土壘壩。隨著大壩合攏的接近,河水越來越兇猛。泥土一倒下去,就被洶涌的河水沖出數十丈,一時無法合攏。當時有人獻計用鐵鑄成巨大的鍋,鍋內裝土,沉入水底,可擋河水。于是,蕭衍派人調集生鐵十幾萬斤,鑄成鐵鍋沉入水中,結果仍無濟于事。蕭衍急得睡不能閉目,食不得其味,煩躁不安,常常親自上陣擔監(jiān)工,稍有不順眼的就斬首拋入河中。加上天寒地凍,終日勞累,民工凍死、餓死、病死的不計其數。這時有兩個工匠,是一對孿生兄弟,兄叫大柳相,弟叫小柳相,看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兒。為保護其他民工,便主動向蕭衍提出要跳入合攏處,釘成"井"字形木樁,迅速填進土石,能使大壩合攏。蕭衍派人砍伐樹木,開山採石,一切準備妥當,柳氏孿生兄弟挽著臂膀跳入兇猛的河中。只聽"咚"的一聲巨響,猛如蛟龍的淮河水竟調轉水頭向回沖去。岸上眾多民工和士兵趁著空檔,將事先準備好的樹樁石塊、土袋子一齊填向壩口,不一會大壩合攏了。時間正好是梁天監(jiān)15年(公元516年)4月10日,歷時整整18個月。
    人們?yōu)榱思o念大柳相、小柳相這對孿生兄弟,在沿壩栽上了許多柳樹,并把泗洪沿河的一個鎮(zhèn)子叫大柳相,浮山向東沿河的一個村鎮(zhèn)子叫小柳相。后來,叫著叫著就被人們叫成了大柳巷、小柳巷了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  • 政務微信
    • 掃碼關注
      五河縣門戶·微信

  • 政務微博
    • 掃碼關注
      五河縣門戶·微博

亚洲最大的AV在线影院,毛片亚洲视频在线观看,亚洲av永久在线观看,国产中年熟女高潮大集合